“他昨天吃了土豆烧肉,还吃了拳头大小的米饭。”5月22日,广水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内,患者涂爹爹的家属激动地与医护人员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。年过七旬、因突发脑梗导致重度吞咽障碍的涂爹爹,历经11天无法进食的煎熬,在护理新技术“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术”的治疗下,重新品尝到了家常饭菜的滋味。
今年72岁的患者涂爹爹突发脑梗后出现严重吞咽困难,仅能通过鼻饲管维持营养。5月14日,涂爹爹前往广水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住院康复治疗。
入院后,康复医学科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,明确患者是因脑梗引起部分神经支配功能减弱,导致环咽肌痉挛而无法进食,当前咽喉食管吞咽通道仅能容纳2毫升液体,仅为正常食管容量的五分之一。科室护理团队创新采用了“评估—扩张—康复”三位一体护理方案:评估定位食管狭窄部位,实施“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术”逐步撑开生理通道,配合营养方案及咽部肌肉激活等防误咽训练,助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。治疗过程中,护理团队每日根据患者耐受度动态调整球囊注水量,从初始2毫升逐步递增,同步观察黏膜反应,既保证效果,又避免二次损伤。经过一周系统性治疗,涂爹爹的食管容量从2毫升逐步恢复至8毫升,已接近正常人10毫升水平。
据康复医学科护士长李琼介绍,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200万,约45%伴有吞咽障碍。传统康复训练对重度食管狭窄患者效果有限,而外科手术创伤大、风险高。此次引进的球囊扩张技术采用渐进式物理扩张方案,通过置入球囊导管,精准解除食管狭窄难题,具有微创、安全、疗效确切的优势。
广水一医院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,标志着本地区在神经性吞咽障碍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目前该方案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,未来将让更多“被食物困住”的患者重获饮食自由。
上一篇:没有了